10月27日訊 本月中旬,上虞區(qū)第十二屆中小學生“十佳孝星標兵”和百名“孝星”表彰會在該區(qū)實驗小學舉行。據悉,上虞區(qū)從2003年至今已評選表彰“十佳孝星標兵”120名、孝星1200名,培養(yǎng)學生做一個有道德、懂孝義、重擔當的好公民。
上虞孝德文化源遠流長,古有曹娥、諸娥、朱娥為孝女楷模,特別是投江救父的曹娥,是中國古代孝女的典范。今有當代孝女曹秋芳,從小學到大學,一直“背”著癱瘓的母親上學,成為第二屆浙江省道德模范和第三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,感動了無數人。
毋庸諱言,如今的孩子長在新時代,生在好家庭,不愁吃不愁穿,更無憂患意識。于是很多孩子除了學習、吃飯、睡覺、玩樂外,似乎少了一份感恩之心,只知索取不知奉獻,只知要求不知給予,對他們進行必要的教育,讓其孝敬父母,尊敬長輩,從小培養(yǎng)一顆感恩之心十分必要。
要在學生幼小的心靈里埋下一顆感恩的心,這顆心不是平白無故就會有的,而是要在成長的過程中培養(yǎng)的,是和學校、家庭的教育密不可分的,更與良好的尊老愛老的社會環(huán)境息息相關。在學校里,要讓學生從一件小事做起,學會尊敬師長;在家庭里,要教導孩子孝順長輩,學會體貼父母,學會自己做事,加強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和交流,從而讓孩子理解父母的難處,更讓父母也懂得孩子的一份愛心。
上虞區(qū)連續(xù)十二屆評選表彰“孝星”是培養(yǎng)孩子感恩之心的一種有效載體,通過“孝星標兵”的感人事跡影響,帶動孩子都來尊重父母、敬重長輩,對下一代健康成長,對孝道文化的傳承無疑會起到積極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