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假已到,不少家長已經在忙著給孩子報各種暑期培訓班了,各類培訓機構也紛紛展開“搶生源”的大戰(zhàn)。家長在結合孩子興趣和特點選擇培訓班的同時,也要擦亮眼睛、冷靜判斷,警惕培訓班的花樣陷阱。
【七類潛在陷阱需警惕】
陷阱一、狂炒概念
訓練營、暑期俱樂部、英語沙龍……實際就是培訓班,改頭換面只為提高培訓費用。
陷阱二、價格“誘惑”
為了招攬生源,有些培訓機構與家長約定了較低的培訓費用,但在培訓過程中以各種理由增加費用,此時家長已是“騎虎難下”,只得無奈交款。
陷阱三、“名師”當頭
家長在報名時,很看重師資,容易被招生廣告上的所謂“名師”吸引。但開課時,這些“名師”卻不見身影,用其他的老師或者在校大學生代替,有些教師甚至沒有相關資質,應付了事。
陷阱四、變相旅游
有的培訓機構宣稱在暑期帶領學員前往某某大學、某某展覽館來開拓學員眼界、提高學員見識,其實就是隨團旅游,索要價格卻是正常旅游的兩到三倍。
陷阱五、硬件設施差
有的教學場地簡陋、設備簡單,甚至就設在自己家里。一些培訓班開始打著小班教學的旗號,卻在中途不斷插入新生,導致小班變中班、中班變大班,培訓效果大打折扣,且存在安全隱患。
陷阱六、兜售培訓資料
一些培訓機構在培訓過程中,隨意向學生兜售培訓資料,把不需要或不適合的學習資料,強行推銷給學生,獲取錢財。
陷阱七、報名容易退款難
有些孩子在上了一段時間培訓班以后發(fā)現(xiàn)輔導效果不佳,當初報名時笑臉迎人的工作人員態(tài)度會立刻發(fā)生變化。
【規(guī)避風險,家長選班要做到七“看”】
一、看證件
查看是否有教育部門簽發(fā)的辦學許可證和與之信息相對應的營業(yè)執(zhí)照或民辦非企業(yè)法人登記證書,看是否有這方面的辦學內容、地址是否相符以及證書是否在有效期內。按照規(guī)定這些證件應該在培訓機構顯著位置懸掛,家長可以看到。
二、看師資
查驗任課教師是否有教師資格證書,確保從業(yè)人員有良好的從業(yè)資格。另外,家長可以在網上搜索相關機構的招聘信息,如果該機構招聘的崗位有大量兼職,那么就要提高警惕。
三、看環(huán)境
正規(guī)的培訓機構,應該為學生提供專門的場所,家長要注意看辦學場所是否有消防滅火器材等安全措施,提供餐飲服務的機構還應查看餐飲衛(wèi)生許可證件。
四、看上課時間
培訓班應該在招生的時候注明上課時間,每節(jié)課的時長。不正規(guī)的培訓班,會出現(xiàn)上課時間不固定、培訓老師私自減少上課時間等情況。
五、看價格
培訓班需要讓家長知道具體費用的多少,堅持自愿原則,不強制收費。
六、看合同
家長選擇培訓機構時,一定要簽訂教育培訓合同,要求培訓機構將口頭承諾寫進合同,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以及爭議渠道,避免不必要的糾紛。
七、看發(fā)票
家長在繳納培訓費用時,一定要索取與培訓機構名稱相一致的機構出具的稅務發(fā)票,切實維護合法權益。
警方提醒:報班不宜太多,要尊重孩子的興趣
暑假本是孩子放松、調整、提升的時候,宜參加社會實踐等素質拓展類學習活動,提升綜合素質。
培訓課程只是給孩子加道“點心”,不宜“吃得太飽”。家長在給孩子報名前,必須充分尊重孩子的興趣,只有孩子樂于去學,才能掌握更多的技能和知識。如果孩子參加了不喜歡的培訓課程,很容易產生抵觸情緒,學習效果自然不會太理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