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生買衣服的理由總是千奇百怪但又有理有據(jù)……換季要買,變天要買,開心要買,不開心必須買“去年的衣服好土,根本配不上今年洋氣的我”不買衣服,不存在的!
但如果月薪僅幾千元卻在短短幾年時間里買了上千件衣服花了近300萬而且這些錢還全是東借西湊的這就讓人……難以接受了……
近日,永康市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一起買賣合同糾紛案件。案件的被告小莉(化名)頻繁在某服裝店購買衣服、鞋子,前后共花費近300萬元,因還不起部分“服裝款”被訴至法院。
“殿堂級”購物選手
2012年,小莉第一次踏進原告店里時,似乎發(fā)現(xiàn)了“新大陸”:她覺得這里的衣服特別“適合”她,簡直是“量身定做”。每次來,她都逛得如癡如醉,離開時,也總是“滿載而歸”。
在小莉眼里,這家店價格不高,衣服幾十元、幾百元的都有,稍貴點的在一兩千元左右,因此,她從不還價!
隔一兩天,她就要來買一次衣服,都是好幾件好幾件地買,有時甚至一次帶走十來件。法庭上,老板告訴法官,小莉的購買記錄有厚厚一沓。她在這里已經(jīng)買了上千件的衣服,簡直是店里的“殿堂級”購物選手。
老板都勸她不要再買了
剛開始,小莉都是現(xiàn)金交易,即買即付。但每月幾千元的工資根本趕不上她“無限生長”的購買欲。
漸漸地,她開始簽單賒賬,“穿上就走、簽單就成、回頭再付”,這種“霸道總裁”的作風(fēng)讓她更加肆無忌憚,根本停不下來。
賒的賬,她平時會付一些,但她經(jīng)常說沒錢。
每次到店里,小莉都會跟老板說“發(fā)了工資就付錢”,然后就開始挑衣服。
為了還清賒欠的帳繼續(xù)“買買買”,小莉開始向別人借錢、向銀行貸款、透支信用卡,負(fù)債200多萬元,過著“拆東墻補西墻”的日子。家里人也不得不幫她還債,還把她的銀行卡“藏”了起來。
但小莉的購買欲,真的令人咋舌——
有時,跟家里人說“出門買菜”的小莉會轉(zhuǎn)身就溜到店里挑衣服,讓外賣小哥把菜送到店里,挑完衣服,拎菜回家。有時,為了把衣服“帶回家”,實在沒錢的小莉甚至“借刷”店員的信用卡,回頭再替人還清卡債。
“我都讓她不要再買了!”看不下去的老板出面阻止。但小莉卻趁老板不在店里的時候,去找不知情的新店員買,又“收割”了一波新衣服。
幾年的時間,光光在這家店,小莉就花了260余萬元買衣服!被訴至法院的時候,她尚欠原告80余萬元“服裝款”未付。我們根本想不到她會花這么多錢買衣服!她的工資,根本負(fù)擔(dān)不起一天天的買這么多衣服!小莉的家人難以接受,同時告訴法官,小莉在另外一家服裝店,也花費了20多萬元買衣服,同樣欠著一部分錢。
經(jīng)雙方同意,承辦法官組織了調(diào)解,最終達成調(diào)解協(xié)議,被告方當(dāng)場履行部分款項,余款分期履行。
法官提醒
近年來,線上線下購物方式的變革顛覆了人們傳統(tǒng)的購物理念,刺激著大眾的購物欲望。有人說,“買買買背后是無處安放的焦慮”。確實,購物有時能緩解工作、生活帶來的壓力,給內(nèi)心帶來一份滿足。
但本案中小莉這樣不顧后果、不符合自身實際需求和經(jīng)濟條件的“超負(fù)荷”非理性購物并不可取。
在每年的“雙十一”“雙十二”、正在進行的“雙旦節(jié)”以及即將來臨的“年貨節(jié)”中,瘋狂“剁手”的同時,大眾必須保持清醒和理性,量入為出,合理消費。
從賣方角度來講,商家也應(yīng)進一步規(guī)范自身的經(jīng)營方式,引導(dǎo)客戶理性消費,促進和諧共贏的關(guān)系,盡量減少賒欠,降低經(jīng)營風(fēng)險。
來源:浙江天平微信公眾號 責(zé)任編輯:安羽